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,在以洛陽為中心的原河南府范圍內,每到正月十五之后,家家戶戶都會弄些小米(或豆子)在石磨上磨成面,然后炒出香味備用。之后的一段時間內,每天都會吃上一頓美味的茶糊涂。
茶葉用油炒,雞蛋煮好,一起炒
有一種童年的味道總讓你難忘,記憶里的茶糊涂就是一種。
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,在以洛陽為中心的原河南府范圍內,每到正月十五之后,家家戶戶都會弄些小米(或豆子)在石磨上磨成面,然后炒出香味備用。之后的一段時間內,每天都會吃上一頓美味的茶糊涂。
根據祖母的說法,吃茶糊涂是為了清洗頭腦,讓人從過年的狂歡中清醒,告訴人們該投入日常的居家日子了。與茶糊涂對應的飯是年前臘月初八的臘八粥,臘八粥用米做成,謂之“米飯”。吃了“米(迷)飯”,人們就會進入混沌狀態,平時再摳三兒的人也會見啥買啥,為過年預備。這種迷糊狀態總有個結束,那就是元宵之后吃茶糊涂,那預示著一年狂歡的結束。
茶糊涂是一種與油茶類似的小吃,其做法是:用碎粉條、切成細條的過油豆腐、海帶絲、黃豆(或者大綠豆)、花生、丸子混煮,開鍋后用炒熟的茶面糊鍋,講究的人家在起鍋后還會加入芝麻鹽,味道很香。也有的人家會加胡蘿卜絲或。
后來隨著集體化植物種植的單一,小米因為產量較低,漸漸退出人們的食譜;再加上電磨的沖擊,石磨也沒有了存在的余地,隨著年味的淡化,這種風味小吃逐漸絕跡。如今40歲以下的人已經很難知道,“茶”曾經可以做成“糊涂”。
撒鹽茶米豆;
祈美滿姻緣。
2、浸泡期間要經常換水,每天換水2~3次,持續浸泡2~3天以后,把里面的大蒜取出晾干,表面水分重新放入到干凈的盆中,放入純凈水,再加入適量食用鹽,調勻以后腌制,過十幾天大蒜就能入味,繼續腌制10~15天,咸大蒜就能腌好,取出后去掉蒜皮就能吃。
鹽茶是一種喝茶的,在茶水中加入一些食鹽,便制成了鹽茶。一般沖泡3g茶葉可以加入1g食鹽,每天飲用可以消除疲勞,除煩清熱,但鹽茶不能過多飲用,忌鹽飲食的人群更不能飲用。
這種茶既能解渴,又能充饑,別有一番風味。而傈僳族人舉行婚禮時,則要飲紅糖油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