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省普寧市的特產,普寧市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,栽培青梅已有700多年的歷史。當地主栽的優良品種有十多種,包括軟枝大粒梅、大青梅、白粉梅、黃枝梅、軟枝烏葉梅、青竹梅、軟枝大青梅和矮白梅品種等。品質優越,在市場上很受歡迎。
1、普寧青梅
廣東省普寧市的特產,普寧市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,栽培青梅已有700多年的歷史。當地主栽的優良品種有十多種,包括軟枝大粒梅、大青梅、白粉梅、黃枝梅、軟枝烏葉梅、青竹梅、軟枝大青梅和矮白梅品種等。品質優越,在市場上很受歡迎。
2、炮臺南糖
炮臺南糖產于炮臺鎮,又名蛋面南糖,是潮汕名優食品,已有近百年生產歷史。炮臺南糖選料上乘,松軟爽口,清甜醇香,肥而不膩,為佐茶佳品。
3、獅頭油甘
油甘學名余甘,揭陽各地均有產,普寧為主產區。獅頭油甘是其中良種,其果大,形扁圓,狀似獅頭,果皮晶亮而略透明,肉厚核細,質脆味甘。
4、地都青蟹
地都青蟹,盛產于榕江下游江海交匯水域,蟹肉鮮美,有“青嶼蟹甜過蜜”之美譽。地都青蟹,不論肉蟹和膏蟹,均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,既是席上珍品,又是饋贈禮品。
5、蠔烙
蠔烙是揭陽久負盛名的傳統特產小吃。它以海產品“蠔”(即牡蠣)為主要原料,加上適量的生粉和黃花,加水拌勻,然后用慢為煎烙而成。
6、鄒堂青皮梨
鄒堂青皮梨是馳名國內外的嶺南佳果之一,它產自桑浦山南麓丘陵地帶,即鄒堂龍后面山。鄒堂青皮梨型似蘋果,皮青蒂軟,肉白汁多,酥甜爽口,味甜汁多,適宜于加工罐頭。
7、普寧蕉柑
原產廣東省普寧市,商品名“潮州柑”。是橙的天然雜交品種,蕉柑以其早結豐產、品質極佳、耐貯藏、易剝皮而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。
8、惠來荔枝
惠來是潮汕地區的傳統佳果,以其色鮮、清香、甘甜俱佳而馳名海內外,是 地理標志產品。由于種植歷史悠久,惠來縣素有“荔枝之鄉”的美稱,尤其以惠來的“烏葉荔枝”久負盛名。
坪上炒茶潮汕地區特有的茶種,坪上炒茶是揭陽玉湖坪上村的一種綠茶,茶葉經過殺青,再反復炒制,茶葉由青綠色炒制紅褐色。中重火炒制的坪上綠茶,為坪上炒茶的特色,湯色黃紅,醇厚回甘。坪上炒茶以口感濃厚,回甘好,長期喝不傷胃而聞名。
大洋炒茶是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特產,產地物產揭西大洋炒茶。大洋炒茶,種植于揭西縣大洋高山上,以其原生態的生產環境而聞名。大洋炒茶茶葉色澤綠潤,滋味濃郁,湯色金黃,香高,沖泡時茶香撲鼻,入口甘醇,落喉...
廣東的茶葉產區主要集中在山區,梅州、揭陽、潮州、肇慶、云浮、湛江、河源、清遠、韶關、茂名的茶葉種植面積、產量均占全省的95%以上。茶葉以綠茶、烏龍茶為主,特色名優茶主要有:
韶關英德綠茶、紅茶
汕頭潮州烏龍茶、鳳凰單從茶
湛江廉江金萱茶
梅州常見的植物有多肉,綠蘿,龜背竹,天堂鳥,春雨,虎皮蘭,長壽花,君子蘭,發財樹,平安樹,十里香,梔子花,杜鵑花,散尾葵吊蘭,金魚吊蘭,香水百合,綠植有效凈化空氣,緩解壓力讓人有一種心平氣和賞心悅目心情愉悅溫馨幸福的感覺
梅州常見的植物有多肉,綠蘿,龜背竹,天堂鳥,春雨,虎皮蘭,長壽花,君子蘭,發財樹,平安樹,十里香,梔子花,杜鵑花,散尾葵吊蘭,金魚吊蘭,香水百合,綠植有效凈化空氣,緩解壓力讓人有一種心平氣和賞心悅目心情愉悅溫馨幸福的感覺。
梅州市,東北鄰福建的武平、上杭、永定、平和四縣,西北接江西尋烏,西面連河源的龍川、紫金縣,西南、南面與汕尾的陸河、揭陽的揭東、揭西相接,東南面和潮州的潮安、饒平相連。全境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5°18 ′至116°56′,北緯23°23′至24°56′之間。最大的盆地是興寧盆地,面積約350平方公里。梅州地處五嶺山脈以南,全市85%左右的面積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,土地肥沃,含鉀豐富。 梅州地下資源豐富 礦藏點多面廣,開發前景廣闊。已探明的有煤、鐵、銅、錳、鉛、鋅、銀、銻、稀土、石灰石、花崗巖、大理石等48種,530多處礦床。 其中煤儲量2.7億噸,占全省第二位;錳、 鐵儲量分別占全省的20%和30%。梅縣的銅、蕉嶺的石灰石、大埔的瓷土、興寧的煤、平遠的鐵,以其儲量豐富、品位高而頗負盛名。但由于2005年8月7日,在興寧市黃槐鎮一煤礦發生"8.7礦難",造成至少123名礦工遇難,廣東的全部煤礦已經被封閉。44052是廣東潮州饒平的區號。
潮州,廣東省轄地級市,潮汕四市之一,汕潮揭都市圈城市,廣東省批復確定的廣東東部門戶城市。
潮州地處廣東東部,北靠梅州,南瀕南海,東鄰漳州,西接揭陽、汕頭。
潮州是優秀旅游城市、對外開放旅游城市、 歷史文化名城,瓷都,嶺頭單叢茶之鄉、全國重點無公害農產品(茶葉)生產示范基地、食品名城、 園林城市,潮州菜之鄉、不銹鋼制品之鄉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。
鳳凰單樅,其名甚大,屬條形烏龍茶。產于廣東潮安鳳凰山區,歷史久遠,種植水仙茶樹種、制茶均已有900余年,宋《潮州府志》載:"鳳山名茶待韶茶,亦名貢茶"。現尚存300-400年老樹齡茶樹3000余株,性狀奇特。其中幾株單樅老樹,尤為年久。最大者名“大葉香”,樹高5.4米,樹冠直徑7.3米,5個分枝,平均枝粗34厘米,據測定樹齡在600年余遠。鳳凰山區瀕臨東海,茶區在海拔1400多米的烏崠山麓,最高達達1498米。屬海洋性氣候,年均氣溫17℃,最高氣溫35℃, 氣溫-2℃,霜期較短,年降雨量1900毫米。土壤多為烏沙壤或黃壤,土層渾厚,富含有機質,pH值4.5-6。茶區云霧繚繞,晝夜溫差大,自然環境有利于茶樹的發育及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質。鳳凰山地茶農,巨富選種、種植經驗。用于制作鳳凰單樅茶,是從鳳凰水仙群體中選出的優異單株,古時一株取一名,分株單采單制,皆品質優良,但名目雜繁。1950年就統一命名為"鳳凰單樅"(史亦有此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