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綠茶,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特產,農產品地理標志。 泰山綠茶生卷曲細緊、勻整、勻凈、鮮綠油潤、栗香純正、綠明亮、鮮爽醇厚、細嫩綠亮。色澤綠潤,茶葉肥壯重實,條索緊結,香氣馥郁,是春茶的主要品質特征。
1、泰山綠茶
泰山綠茶,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特產,農產品地理標志。 泰山綠茶生卷曲細緊、勻整、勻凈、鮮綠油潤、栗香純正、綠明亮、鮮爽醇厚、細嫩綠亮。色澤綠潤,茶葉肥壯重實,條索緊結,香氣馥郁,是春茶的主要品質特征。
2、煙臺綠茶
煙臺綠茶,山東省煙臺市特產,地理標志產品。煙臺綠茶具有湯色碧綠明亮,葉片厚、香氣濃、耐沖泡等特點。
3、海青茶
海青茶,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特產,農產品地理標志。海青茶因為產于青島海青鎮而得名。海青茶屬江北綠茶,與其它綠茶相比,特點是葉厚汁濃,耐沖泡,色黃亮,味醇和,回味甘甜。
4、膠南綠茶
膠南綠茶外形較南茶碩壯重實,色澤墨綠油潤;香濃郁高長;湯色黃綠明亮;滋味濃醇爽口;葉底黃綠勻亮。
5、莒南綠茶
莒南綠茶其外形緊細壯實,綠潤多毫,栗香氣高,滋味濃醇爽口,湯色翠綠明亮,葉底肥嫩成朵,黃綠明亮,嗅之心曠神怡,飲之具有提神順氣、生津止渴、明日益思、消食去膩。
6、嶗山綠茶
嶗山綠茶有獨特的“葉片厚、豌豆香、滋味濃、耐沖泡”等特征。按鮮葉采摘季節分為春茶、夏茶、秋茶;按鮮葉原料和加工工藝,分為卷曲形綠茶和扁形綠茶。
7、日照綠茶
日照綠茶,山東省日照市特產,地理標志產品。日照綠茶具有湯色黃綠明亮、栗香濃郁、回味甘醇、葉片厚、香氣高、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。
8、榮成綠茶
榮成綠茶,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特產,農產品地理標志。榮成綠茶具有葉片肥厚耐沖泡,湯色嫩綠明亮,滋味鮮爽醇和香氣高,帶有獨特的板栗香和熟蛋黃香等特點。
9、乳山綠茶
乳山綠茶,山東省乳山市特產,農產品地理標志。乳山綠茶葉片肥厚、香氣高爽、滋味濃郁、耐沖泡,并帶有典型的板栗香。
10、沂蒙綠茶
沂蒙綠茶,山東省臨沂市特產,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卷曲形茶香氣高,從嫩栗香到純正;湯色從嫩綠明亮到黃綠明亮;滋味濃醇;葉底從嫩綠明亮到黃綠明亮。
青島的茶城,以前去跑市場推茶葉的時候有去過。嶗山區同安路易樂廣場18號現在好像有個二期。好久沒去青島跑市場了具體不知道那邊的情況,現在對于山東的市場也就去濟南, 茶市走一走 對面老屯溜達下就離開山東了,山東茶市感覺好的推薦青島淄博,濰坊這兩年不怎樣了感覺,東營臨沂可以走走。臨沂離濟南也挺近的
青島綠茶曉陽春是手工炒制,嫩芽醒晨.碧水淸靈,無形丹青,三月上旬在每斤5000元左右,黃金芽,“太清金芽”干茶亮黃,湯色明黃,葉底純黃,氨基酸含量很高,是茶中極品。
嶗茗茶業有限公司還可以。青島嶗茗茶業有限公司,法定代表人:趙魁,注冊資金:100萬元。
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(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三沙路3399號)
在滄口三中附近有個茶葉批發市場,有賣茶具的,也賣茶葉。好多小店,都是賣茶具的,可以去看看。
山東是不是北方 產茶的省份?
如果說從南北劃分來說,山東不是 北方產茶區,正如你所說還有河南、陜西、甘肅都有產茶區。但是如果從這幾個產茶區所處的位置來看,他們雖屬于北方但卻是緊靠著南方。因此,這幾個茶區雖為北方但都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北方。只有山東才是我國北方最北邊的,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方茶區。比如青島嶗山綠、日照綠等綠茶。所以說,山東是全國北方 產的省份毫不為過。
我是生長在青島的山東人,喝茶至今已經有60多年了,自己的爺爺奶奶輩是喝花茶,來到青島以后開喝的,他們在農村住的時候家里也備一點茶,都是逢年過節待客用的,很金貴。我記事起喝茶都是父親從單位回家過禮拜天的時候,那時候入城的干部還興住機關集體宿舍,過軍事化生活。茶葉泡乏了,從壺里撈出來用大蒜泥和鹽末兒拌勻又是一個清口小菜,那個時候的茶葉渣是不舍得丟掉的。上個世紀的60年代初開始父親調入了核工業的廠子,貴州的一座釉礦在深山里,幾萬人的礦區使這里出現了一座城市,周圍的山民將自己采的茶葉拿到這里賣,喝慣了花茶的父親叫做土茶,很便宜每次探家都會拆一個勞保用品的口罩(買布要布票,不舍得。)打上一包袱回來,這是我最早見到的綠茶了。上個世紀70年代青島的茶店里出現了加工精細的綠茶,商品名稱為“茶坯”,那時候還沒有綠茶的叫法,人們的心目中茶坯應該用花窨一下才能喝,至少膠東半島的人是這樣的認為。
參加工作后,原籍日照的前輩們講他們家鄉的飲茶風俗:早晨起來,先燒開水,抓把茶葉泡茶喝上,空腹喝綠茶。我想這論起喝茶的民俗,并將其納入日常生活的應該就是日照那些與江蘇接壤的地區了,他們又有石??港受到南方的影響自然是近水樓臺了。另外,在萊蕪一帶他們喝“干烘”,這種茶我去買過,應該就是一種綠茶。
山東喝綠茶之風應該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從濟南推而廣之的,濟南的省廳領導們下來工作,隨手都提個雀巢咖啡瓶子改的旅行茶杯,見了人就炫耀這是“日照春芽”,你給他說嶗山茶他們根本不屑。其實青島的“南茶北引”在1957年就啟動了,現在還有近十畝在太平山南坡的中山公園茶園,十年前去過,最高的茶樹已經長到二米半了,每年的產量很少,市面上鮮見。嶗山茶大規模引進是在60年代中期,“四清運動”之后,嶗山林場還有王哥莊幾個村都有,生產規模小,加工工藝也是良莠不齊。這十幾年,嶗山茶已經擴大了規模,市場上的“李鬼”占了十之,也難怪,誰讓他們的老家都在安徽和浙江的,本來就是同根生的嘛!我現在住在茶區,其實嶗山茶離開了嶗山水也就出不來它的 味道了。最近在家喝了一些諸城的春芽,口感也是非常好,并不比嶗山茶差。茶是生活的一部分,當下五六十歲的山東人還是喝花茶的多一些,我隔三岔五的也要喝花茶。其余的時間喝的比較雜,通常都是每天上午煮一壺生普洱茶,下午煮一壺六堡茶或者是熟普洱茶。煮好了灌入暖瓶,出門就提著暖瓶上車,這樣的茶滋味足,既不浪費茶又過癮!圖1??2??福州中莉公司的萊莉花茶,我喝這一款已經若干年了,今年又漲了幾元錢,60元一斤了,這個適合大把抓著喝。圖4??5??是我經常喝的茶葉。圖5??6?? 曾經的青島公園茶是這個樣子,喝過兩年,可惜產量太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