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最初剛發芽的芽頭,到成型的葉片,葉子的嫩度從鮮嫩逐漸變得老壯,葉子的顏色變化:嫩黃色→翠綠→深綠。葉子的顏色變化代表了嫩度的高低。
一、顏色與嫩度:
從最初剛發芽的芽頭,到成型的葉片,葉子的嫩度從鮮嫩逐漸變得老壯,葉子的顏色變化:嫩黃色→翠綠→深綠。葉子的顏色變化代表了嫩度的高低。
代表茶類:綠茶、黃茶、白茶、紅茶
【綠茶】綠茶最大可能的保留了葉子的最初顏色。所以綠茶的原料品質由嫩黃→嫩綠→翠綠→深綠,依次遞減。
翠綠型:鮮葉嫩度好,為一芽一二葉初展,新鮮,綠茶制法,殺青質量好,在短時間內迅速 的破壞酶活性,其余工序處理及時合理。屬此類型的茶如高級綠茶、瓜片、銀峰、松針、古丈毛尖、信陽毛尖、江山綠牡丹等。
深綠型:鮮葉嫩度好,為一芽一二葉,新鮮,綠茶制法,殺青葉投葉量較多,且殺青質量好,其余工序處理及時合理,外形條索緊結。屬此類型的茶有天目青頂、高級炒青、滇曬青等。深綠在評茶術語上稱蒼綠,猴魁色蒼綠屬此類型。
墨綠型:鮮葉較嫩,為一芽二三葉制成的烘青,雨茶,珠茶,火青等。
竹葉青茶葉2017年新茶峨眉高山綠茶特級(品味)經典禮盒208g
【黃茶】黃茶是在綠茶的工藝上加了一道悶黃的工序。所以黃茶的原料品質由嫩黃→金黃→黃褐,依次遞減。
嫩黃型:鮮葉細嫩,嫩黃色,為一芽一葉,制造中有悶黃工序,屬黃茶制法。該色為高級黃茶的典型色澤,干茶嫩黃或淺黃,茸毛滿布。如蒙頂黃芽,莫干黃芽等。
金黃型:鮮葉細嫩,嫩黃色,為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,黃茶或綠茶制法。屬此類型的有君山銀針,其芽頭肥壯芽色金黃,芽毫閃光,有“金鑲玉”之美稱;黃山毛峰干茶金黃隱翠,俗稱象牙色。
黃褐色:鮮葉較粗老,制茶過程有長時間的悶黃工序,并由于高溫烘烤所產生的濕熱作用,使內含物有部分聚合變化,由可溶性小分子物質聚合成黃褐色不溶性大分子物質,使外形呈黃褐色。如黃大茶等。
【白茶】白茶為不揉不捻,自然晾干或者微火烘干,身披白毫。原料品質由銀白→灰綠,依次遞減
銀白型:鮮葉嫩度為單芽或一芽一葉,芽葉上白毫特多,采取保毫制法,不經揉捻或輕揉捻,使干茶滿披白毫,屬此類型的茶有五蓋山米茶,保靖嵐針,白毫銀針,仙臺白眉或采用福鼎大白茶和大面白品種的鮮嫩芽葉制的各種茶。
灰綠型:鮮葉較細嫩,為一芽二葉,制茶經萎凋和干燥工序,使干茶綠中帶灰。如白牡丹,其毫心銀白,葉面灰綠。
【紅茶】紅茶為全發酵茶,紅茶原料品質,金黃色→烏潤→棕紅→黑褐色,依次遞減。
烏黑型:采用一芽二三葉的鮮葉制成,干茶色澤烏黑而有光澤。如工夫紅茶,高級茶形紅毛茶,傳統制法的紅碎茶,中上檔茶等。
棕紅型:干茶色澤棕紅,如轉子機或C.T.C制法所得紅碎茶的碎、片、末,工夫紅茶等。
二、顏色與工藝:
代表茶類:青茶(烏龍茶)
青茶為中等發酵茶,不采用嫩度較低的原料,基本以青壯為主。青茶的顏色變化主要是工藝的不同,綠→黃→褐→黑,工藝火候也相應加強,口味依次增重。
砂綠型:又叫鱔魚色。粗老采原料,火力足,干茶色澤砂綠并光潤,俗稱砂綠潤,如鐵觀音等。
青褐型:粗老采原料,葉張厚實,干茶色澤褐中泛青,如水仙、武夷巖茶等。
灰綠型:粗老采原料,輕發酵,偏綠茶色澤,如翠玉烏龍等。
三、顏色與儲藏:
顏色隨著時間延長而加深,光澤度會隨著時間由潤澤變得暗淡直至枯燥
代表茶類:黑茶
以普洱茶為例,隨存放時間的增加,生茶由青綠→墨綠;熟茶由紅褐→黑色。
隨著新品類的不斷推出,也會有些特例。不過通過顏色的整體規律變化,已經可以判斷市面絕大部分的茶。一切了然于心,就等著試試身手了。
黃山毛峰有盛名,一芽一葉雀舌形。
白露魚葉嫩,金黃芽片顯分明。
湯色清澈茶煙裊,鮮醇甘美逸神情。
嘉木從來生佳地,徽州春意杯中呈。
喝茶原只去暑惡,摘心采葉為誰忙
不料揉捻成佳釀,贏得一夜滿堂香。
《黃山毛峰有感》白毫顯露眼已饞,以后三巡齒留香。
夜半驚醒閑茶客,絲絲余馨入夢香。
《無題》買茶難為代數空,幾何不中三角通。
解釋方程無限恨,曲線救我水貨中。
《仿古詩,毛峰》日照黃山有毛峰,遙想白云高出成。
放眼奇峰品佳釀,疑做 長精神。
毛峰喝起來一股怪味是因為茶農是把茶葉炒熟后用火烤干的,這樣做出的茶葉不論是形還是味都會很好,有點怪味道是很正常的。喝到嘴里的黃山毛峰,是清新自然的味道,一種屬于大自然的天然味道,有淡淡的花香氣息,回味甜甜的。
而且毛峰茶的湯色清碧微黃,葉底黃綠有活力,滋味醇甘,香氣如蘭,韻味深長。
五峰毛尖喝起來淡味,清草氣。正真的黃山毛峰蘭花香,回味甘甜。當然是黃山毛峰好